欢迎访问上海奉贤工程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官网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上海奉贤工程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公司党建
当前位置:公司党建 ->党章党史

“尊崇党章 严明纪律”_

    党章意识具有总揽全局的作用,强化全党党章意识,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理想信念问题
    中国共产党从二大才有正式的党章,从二大算起,至今已有17部党章。七大以后,党章在结构上发生了变化,在最前面有了总纲部分,作为章程总则和前提,形成党纲与党章为一体。实际上章程文件是纲领和章程的结合。这是我们的发明,是其他国家的共产党所没有的。所以,对于一个党员来说,入党宣誓的誓词说“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的90多年间,对党章不同程度的修改、完善已有很多次,这充分表明党章在不断地进步,不断地修正,更重要的是在不断地创新,党章是与时俱进的。归纳起来,党章的特点,第一是纲领和章程的结合,第二是与时俱进。
    关于党章的重要性,党章是党内大法,是党的所有法和制度的总来源,是最根本的党规党法,它是党的整体意志的正式表现。对于各级党组织和党员来说,党章就是行动的根本指南。我们首先要学习,然后要去贯彻。
    一些腐败案件,特别是腐败窝案的发生,根本上说是理想信念的动摇,使命意识的模糊,责任意识的忘却,是对党性意识、党章意识的背离。党性意识一直在强调,但相对而言比较抽象,以党章为支点,就比较具体和实用。党章意识具有总揽全局的作用,强化全党党章意识,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理想信念问题。因为理想信念、组织观念都包含在党章意识之中。因此,我们更要以党章为镜,对照党章,以正言行。
    党章是党的集体智慧的产物,从中央到基层、从领导同志到普通党员整体意志及愿望的集中表现。我有幸参与过党章的修改工作,深知为党立言,重于泰山,这是当时我和许多曾经共事同志的共同感受。
    “坚决反对一切派别组织和小集团活动,反对阳奉阴违的两面派行为和一切阴谋诡计”,这是党员的义务条文,而且在十二大时就写上去了。到十四大讨论的时候,党内各种意见,有人提出来,说这个情况变化了还要不要说反对阳奉阴违、反对两面派行为呢?还要不要这样提?许多老同志就出来坚决表示不能拿掉。
    只有全面从严治党,才更有能力有力量解决国家的事情,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全面从严治党在“四个全面”中的地位可以用六个字来回答:关键、担当、保证。在“四个全面”这个战略布局当中,党是关键,这是现在大家的共识。我要强调,党不仅是关键,同时又是担当,当然也是保证。过去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看现在也可以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们社会主义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力,就没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面小康,是我们的百年目标,这个目标已经越来越近了,所以,全面从严治党也是不可有丝毫懈怠的,只能越加强,越进步,不能丝毫的后退。

    要强调中国共产党是有从严治党观的,并且经过了很长一个过程。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我们回顾从严治党的主要历程,就能更加深刻懂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从严”的意涵和责任。
    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在为纪念“七一”而撰写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中,语重心长地说到我们党的基本经验,其中一条就是有一个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随后,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一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并在党内一定范围传达学习,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毛泽东提出的“党内要严,党外要宽”,言简意长地揭示了我们治党与治国的联系。当时所说党内要严、党外要宽,其实是党内高层酝酿成熟对领导干部和一些党员骨干要交代的治国事宜,着眼点是对新入党的年轻党员和各级干部打个招呼,使其严格要求自己,避免同党外人士比资格、比待遇等不良倾向滋生。这种打招呼很有益于党内上下同心同德,把从严作为一项根本行动指南。本世纪初,党中央再次提出: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
    从要严到从严再到全面从严,党始终根据历史任务和环境条件的变化,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其思想与路线是承前启后、一脉相承、一以贯之的。历史告诉我们,只有全面从严治党,才更有能力有力量解决国家的事情,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全面从严治党和我们整个“四个全面”这个大战略,大目标是完全一致的。对于我们个人来说,有了这样的自觉或者要求,那就要做合格的党员,合格的干部。在全面从严治党这个问题上,任何的松懈,任何的违反,都是应当自省的,我们应当做出自己应该有的努力。
    “四种形态”的提出,对我们党的兴旺发达十分有意义,很符合现在的情况。我觉得这是我们党在进步、兴旺发达的表现。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这既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一贯方针,也是我们党永葆肌体健康的重要法宝。而“四种形态”的提出,其目的就是为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在党内生活当中,历来都是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并存的。大家知道现在党的纪律处分有五种,分别是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和开除党籍。其实过去相对现在来说,还比较具体,比如七大党章中对党员个人的处分还包括劝告,劝告分当面劝告和当众劝告两种。
    这样分类是符合当时的情况的,要知道有时候是无心犯错误,但是确实是犯了错误,有时候需要及时劝告、打招呼。解放战争时期大批党员入党,大家觉悟都很高,但有一些人的文化程度还不是很高,当时的情况下,他不知道这叫规矩,或者要受到处分。所以当时还是有相当的弹性或者伸缩性,当然我们现在的纪律规定非常严格,不像过去那么繁琐,但是现在也需要在适当的时候提醒、警示党员干部。“四种形态”指的是有一些工作是常态,就是平常就得做,比如说多扯扯袖子、咬咬耳朵,有一些要比较少,比如严重违纪的重处分甚至是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这个其实就是我们常常讲的宽严并济。
    “四种形态”的提出,我是很容易理解的。因为过去长期的党内生活,常常都有这样的精神。多引导、多帮助,像我们这一帮年轻人过来,有时候老同志就拍拍肩膀,说你可不能再错,这是规矩。这样我也就知道,什么事该守规矩,什么事不能做了。这就是一个引导。
    所以这种引导应该是多数的。那么如果违纪了,明明给你说清楚了,你不听,那我们就要给你适当的处分了。我觉得“四种形态”的提出,非常有利于巩固我们党的凝聚力,同时也能够督促广大的党员,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能够知错就改。偶然出现小问题,改了就好。过去党内就有这样的说法,老同志给我们说,改了就好,不要挂在心上。所以我时常有这种感觉,党就是个家庭,很温暖,但是也很严格,你不能违反纪律,不能破坏规矩。一个大党,一个兴旺发达的党,需要这种宽严并济,我们不搞不教而诛,先教育后处理,必要的时候,再采取纪律措施。
    所以“四种形态”的提出,对我们党的兴旺发达十分有意义,很符合现在的情况。我觉得这是我们党在进步、兴旺发达的表现。
    要切实维护党内法规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努力在全党形成重视、学习、遵守党内法规的浓厚氛围
    党内的法规建设同党的逐步发展、成熟、健康、兴盛是紧相联系的。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制度建设,其中更具严肃性和约束力的党内法规,在党成立90多年间由简而繁、从低到高不断丰富发展,成为党的建设的关键     组成部分,是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建设和发展的依托与保障。对于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长期执政的党来说,一部内容充实、纪律严明的党章和相应的具体法规系列,是不可或缺的。
从现实意义而言,科学制定法规是符合我们现阶段党的建设需要的,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努力,这点很重要。法规越是周密完备,它的效果也就越加有力。所以,重视法规的制定,就是在朝着党的建设科学化的高度努力。
    从历史意义而言,法规制度建设具有很强的传递性,不仅对当代、也会对后代产生影响。不断加强法规制度建设将有力保证中国共产党实现长期执政、保证中国共产党及其所承担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盛不衰。
    作为执政的党,在掌握公权力的情况下,党的组织特别是负有社会责任、承担公务工作的,需要法规来规范、约束。所以我强调说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决定党的生命,决定党的事业兴衰成败。还有一句话,作为执政党的法规制度建设,同时还决定着国家和人民的兴旺发达。这里有我自己的一点认识和判断,中国共产党的党内法规的全部意义跟社会上一般人的感觉、认知有很大的不同。党内法规的公开不是目的,公开是为了受到社会的监督,联系群众包括让群众来监督,来帮助和推动党的自身建设。
    廉洁自律准则不仅要让全党掌握,还要让全国人民都了解,都接触,这样老百姓就会都来监督了
   “准则”,是对全党政治生活、组织生活和全体党员行为作出的基本规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仅制定过两部准则,它们是党内法规体系中的高位法,地位仅次于党章,更强调原则性,具有影响和辐射范围大的特点。
    新修订的廉洁自律准则给我的印象很深,完全是耳目一新,从风格和内容上都有很大的变化。我觉得廉洁自律准则的创新是代表了一系列党内法规的建设,不是单一一部法规。
    新修订的廉洁自律准则从结构、内容方面都呈现了一个新面目,给我们一个新感觉。由此我就想起来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那个时候战争很惨烈,不断有党员在前线牺牲了,又有新党员加入,所以对党员、对战士的教育工作、管理工作是很不容易的。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个个都要牢记,包括我们这些不是武装部队的党员也都是烂熟于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非常简略,也非常深入人心,连老百姓都知道,那个时候的青年学生很多,干部、工人上街也都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最近新修订的廉洁自律准则是与时俱进的。而且不光是内容、风格上,我觉得这是一代新规,从文字的角度讲,从法规的文字表述和文体方面给了一个新面貌,这很重要,我相信新一代的人容易接受,容易理解,也好记易背。所以我很快想到当年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为什么普通的一个市民,甚至一个没有文化的农民,或者不识字的老太太,他们都明白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所以我有一个建议,这个廉洁自律准则不仅要让全党掌握,还要让全国人民都了解,都接触。这样老百姓就会都来监督了,就跟解放初期我们在城市工作,有人胡作非为,人家就会说你们不是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吗?怎么不讲了?那时候我们的士兵,我们的干部,稍微有点出轨行动,老百姓马上说你们懂不懂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现在你万一有这个信念丧失或者是投机违纪,那人家老百姓就会说,你讲不讲廉洁自律准则的?这就好了,所以我们党的历史上这种比较重要的法规,能做到这一次的文字形式,这么易懂好传,为大家所耳熟能详,这是非常好,很难得的。我希望以后涉及到老百姓的这些法规都要有这个特点。
    作为执政的党,没有党法,国法也就难以保障
    关于党纪和国法的关系,我想还是那句话:宪法为上,党章为本。宪法是国之重器,党章是党之明鉴。党章既是一面大镜子,同时还具有最高约束力。
    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两句话、四个字来表述:一是遵从,党内法规遵从宪法和国家法律是天经地义;二是保障,作为执政的党,没有党法,国法也就难以保障。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纪必须先于国法、严于国法,把党纪挺在国法前面,就是要对党员、干部提出更高要求,在先行表率中永葆我们党的先锋队性质。现行党章就是这样规定的,党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我们是执政的党,但是我们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保证国家立法、司法和行政机关独立负责、协调一致的工作。
    将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与当今中国实际相结合确立中国的发展目标,既符合中国发展实际,也容易得到群众理解和支持,有利于凝聚共识,形成合力
    最初的党章,也就是1922年党的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前面有一个没有超过一千字的,大概几百个字的《关于共产党的组织章程决议案》。这个决议案就用了大律这个表述,称党章是大律。大律就是规矩。之后我又查了一下大律的词源,与大律相对应的是大诰,而大诰是《尚书》中的篇目。大诰指的是一种宣示,一种政治动员,它的文字是带有一种当时的口语特点,就是宣示我的主张。同时又规定几条,就称为律了。我们的前辈,他们在章程决议里面用了大律这个词,称党章是大律。这个大律里面就讲了两个大律,一是指不离开群众,二是要严格组织纪律。
    所以要善于从文化底蕴里面开掘出我们党的生命力。有中国文化的孕育,加上我们跟上时代,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吸收新的经验到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里面。我们最新看到的有关党的文件就有很多都体现这种文化精神,比如最新的廉洁自律准则就借鉴参考了一些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箴言警句,也体现了一种宣示性。
    总的来说,在中国历史与优秀传统文化中,可以找到解决当前问题的重要启示,将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与当今中国实际相结合确立中国的发展目标,既符合中国发展实际,也容易得到群众理解和支持,有利于凝聚共识,形成合力。这个对新党员来说,对新一代或者新几代的同志,特别是已经担任领导工作的,我的建议就是要补上这些课,逐渐地使自己丰富起来。

 

友情链接

Copyright©2025 上海奉贤工程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电话:021-67185801 传真:021-67184060
公司地址:奉贤区望园路1698弄4号楼204室 沪ICP备1900516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2002004159号

技术支持:嘉定网站建设